考后思行,再启新程 | 期中适应性练习后心理调适指南
发布时间:2025-04-23 发布者:立志中学
紧张的期中适应性练习结束了,每次知晓成绩前后,很多同学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心理挑战。为了帮助学生及家长更好地应对考后心理问题,我校德育处精心准备了以下考后心理调适指南,助力大家调整好状态,迎接下一阶段的挑战。
学生篇
考试结束后,同学们出现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。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自己预期,容易让自己陷入沮丧、失望或焦虑等负面情绪中。同学们首先要学会接纳这些情绪,每一种情绪都是心灵深处需求的镜像,要学会给自己一些时间与空间,与这些情绪好好相处;其次,学会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,可以尝试用写日记、运动或听音乐等合适、安全的方法宣泄情绪。
除了理性看待成绩之外,科学合理的归因也极为重要。合理归因是调适心理、重启征程的关键。当我们把考试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不同因素时,我们的心态和行动也会不一样。如果把考试成绩未达到自己的预期归咎于自身能力不足,那么在未来的考试中,可能会继续预期失败。而把考试结果归因于个人努力程度,则更能激发个体的积极行为和对未来的乐观预期。一旦学会合理归因,焦虑与烦躁自会消散。
考试过后,同学们要调整心态,不管成绩如何,都要学会欣赏自己、接纳自己。更为重要的是,我们要学会对各科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思考。回顾自己目标的达成情况,看到自己进步的同时,更要找出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,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制定接下来的学习计划,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,学会反思,调整学习方法,使自己的学习更加高效。
考试过后,要多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。如果出现长期的情绪低落,或有心理困惑需要交流沟通,建议寻求家长、老师的帮助,也可以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。记住,你并不是一座“孤岛”。
家长篇
考试成绩出来后,孩子可能面临两种情况,一种是考试成绩理想,一种是考试成绩不如意。不管孩子成绩如何,家长都应该理性看待考试成绩。成绩不是体现孩子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,建议家长引导孩子多与自己过去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,而不是与其他同学对比。同时,家长要注意觉察自己的情绪,调整自身期望,不要将负面情绪带给孩子。
当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预期时,难免会出现焦虑、难过等情绪。作为家长,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,还要引导孩子正视并接纳它们,鼓励孩子用运动锻炼、散步等方法宣泄负面情绪。当我们学会用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感受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时,就能帮助孩子快速回到平和稳定的学习状态,迎接新的挑战。
无论孩子成绩如何,家长都要与孩子一起进行客观的归因分析,制定解决计划,鼓励孩子与结果和解。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、食欲减退或失眠时,家长要及时进行疏导。如果上述不适持续时间较长,同时出现话少、疲劳等表现,家长要提高警惕,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资源的帮助,学会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,用温暖的陪伴助力孩子。
亲爱的同学们、家长朋友们,期中适应性练习已经成为过去,未来的路还很长,无论这次考试成绩如何,我们永远有改变和成长的机会。愿大家带着这份心理调适指南,调整心态,重新出发!愿每一位立志少年且思且行,在接下来的学习旅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!相信下一次,同学们一定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!
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:
12356
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热线:
0591-85666222